2016年1月29日,《民族瑰宝 书苑奇葩——中国阿拉伯文书法艺术展》在我馆开展。展览荟萃了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的100幅阿文书法精品,其中不乏名家大作。该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当代中国阿拉伯文书法的风貌,具有独特的艺术品位和欣赏价值。展览将持续至4月17日,地点位于云南省博物馆一楼当代艺术馆。
阿拉伯书法艺术是一座璀璨的宝库,在伊斯兰造型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美的书法之一。阿拉伯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它伴随着阿拉伯文字的逐步规范与统一而形成,七世纪后伊斯兰教的兴起,促进了阿拉伯书法的迅速传播和发展。
唐宋之际,阿拉伯书法伴随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流、融汇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和特色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一株奇异的新葩。中国阿拉伯文书法艺术,博采汉字书法之长,吸收了汉字书法的布局、格式、间架、笔法、墨迹、印章等特点。运笔自然浑成,笔墨浓淡不一,飞白相间,表现出与汉字书法艺术相类似的风格。在装饰形式上以汉字书法常用的中堂、横幅、对联、匾额、条屏等来表现,充分体现了中阿合璧的艺术特色。其风格多样、变化精妙,为中外穆斯林所喜爱,是中阿文化交汇融合的结晶。
阿拉伯书法是伊斯兰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中国是伊斯兰教最早传入的国家之一,阿拉伯书法在中国的传播、演变与融汇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仅见证着中国与阿拉伯的友好往来,而且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和特色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在,阿拉伯书法已在华夏大地扎根,成为中国穆斯林文化艺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进入新世纪,中国阿拉伯书法艺术的传播和发展日新月异,一大批中国阿拉伯书法的新生力量在继承前辈创造的高超艺术成就的同时,进一步把阿拉伯书法与祖国传统文化交融在一起,使这门独具中国风格和特色的艺术之花更加芬芳、更加绚烂。
阿拉伯书法简介
阿拉伯书法是在伊斯兰教创传前后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阿拉伯文书写艺术形式。阿拉伯书法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原阿拉伯半岛各部落有各自不同的方言,未形成统一的阿拉伯文字。7世纪初,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传播的过程中,《古兰经》的书写成为当务之急,阿拉伯书法日益受到重视,遂不断发展,至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时期,随着伊斯兰文化的繁荣,阿拉伯书法逐渐达到鼎盛。
阿拉伯书法字体繁多。一般认为,11世纪是划分阿拉伯书法时期的界线,之前为古体时期,之后为新体时期。阿拉伯书法非常重视文字本身的形式美,其书法讲究节奏感与装饰性,笔画简洁流畅,具有一种优美独特的曲线效果。
中国阿拉伯文书法艺术
阿拉伯书法传入中国后,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流、融汇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中国穆斯林阿拉伯文书法艺术。其用笔、选纸、着墨更加中国化,汉字书法中常见的渴笔、飞白、浓淡相济、虚实相间及执笔的轻、重、缓、急、布局等手法也揉入到了阿拉伯书法之中。再加上中式托裱,使其笔法、墨迹更加纯净、透彻,魅力无穷,且能长久保存。裱好的作品,按幅式还可以分为中堂、条幅、对联、横批、扇面、条屏等。中国穆斯林还将阿拉伯书法与中国传统绘画相结合,独创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经字画,画中有字,字中有画,字画一体。凡此种种,都使阿拉伯书法在中国达到了一个更为新颖的境界。中国著名阿拉伯文书法家有陈进惠、米广江、陈坤、李文彩等。